• (010)84657853 84658665 84657900
  • mt@zgmt.com.cn
  •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中煤信息大厦(100029)
首页 -- 经济管理

  • 基于业财融合的煤炭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创建研究和实践2023年第4期

    作者:刘 力

    单位:(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11)

    摘 要 对基于业财融合的煤炭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创建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具体说明,研究分析了业财融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创建方法,阐述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创建的成效预期。认为,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强化集团管控、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业财融合;财务共享;信息技术;煤炭企业

  •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矿区绿色转型对策研究2023年第4期

    作者:刘思源,王子颖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市海淀区,100083)

    摘 要 通过梳理当前矿区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进展与成效,围绕企业、政府、群众多主体分析了矿区绿色转型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从乡村振兴的视角提出了持续推动三大产业多元融合发展、创新矿区绿色转型工作体制机制、增强群众参与矿区绿色转型内驱动力等解决对策,对破解矿区建设困境、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转变矿业发展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矿区发展;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

  • “双碳”战略下传统能源企业转型战略初探 ——以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23年第3期

    作者:于瑞雪1,张志强2

    单位:(1.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11;2.国能数智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11)

    摘 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煤炭消费、碳排放三者之间关系紧密,“双碳”目标下,解决经济增长和碳减排之间的制约关系是能源企业的首要任务,能源企业要加速绿色低碳转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基于ARIMA模型预测了我国近10年的煤炭消费量,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虽然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但煤炭消费增量将放缓且不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能源企业虽然已加快新能源领域和CCUS的产业发展,但仍有很大的转型空间。以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建议充分利用绿色金融手段在储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领域开展研究,依靠科技创新为碳减排事业贡献不竭的绿色动力。

    关键词 “双碳”战略;储能技术;CCUS;ARIMA模型

  • 我国焦煤价格与库存的影响关系研究2023年第3期

    作者:燕志鹏1,胡 悦1,李亨通2

    单位:(1.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省太原市,030051;2.山西焦煤焦炭国际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24)

    摘 要 焦煤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合理的库存能保障稳定的供应。根据库存周期的4个阶段,运用HP滤波法将样本进行阶段划分,并对各子样本的价格与库存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焦化厂、钢厂和港口的焦煤总库存与焦煤价格的规律性最显著。在此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总库存与价格的影响机制,发现在被动去库存和主动补库存阶段,价格引起库存变化:在被动去库存阶段,二者呈负相关关系,焦煤价格的上涨会引起库存下降;在主动补库存阶段,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焦煤价格的上涨会造成库存上升。但在被动补库存阶段和主动去库存阶段,库存引起价格变化:被动补库存阶段,二者呈负相关关系,主动去库存阶段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最后对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出完善库存数据,应利用库存和价格规律引导焦煤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焦煤价格;库存周期;HP滤波;因果关系

  • 甲醇期货替代动力煤期货进行动力煤套期保值的实证研究2023年第2期

    作者:王 睿

    单位:(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经营分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11)

    摘 要 通过对煤制甲醇的煤化工产业链发展进行梳理,选择2020-2022年的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先后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因果关系检验等方式,建立关于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的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动力煤期货和甲醇期货的冲击效应、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动力煤期货价格和甲醇期货价格存在协整关系的假设成立,二者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动力煤期货价格和甲醇期货价格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可以相互影响;在煤炭偏紧格局下,动力煤期货在二者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动力煤期货更能影响甲醇期货,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动力煤;甲醇;期货;煤化工产业链;套期保值;VAR模型

  • 我国焦炭-钢铁供需平衡度的实证研究2023年第2期

    作者:林 杰,王婷琪

    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市杨浦区,200092)

    摘 要 为研究我国煤炭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供给与需求对焦煤供需平衡度的影响,维护煤炭和钢铁行业保持供给和需求的总体稳定,通过构建焦炭供需平衡度量指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了煤炭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供需数据的动态交互关系。研究发现:焦炭供需平衡度与上游焦煤、下游钢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均显著相关;短期内上下游产品供需数量变化均会对焦炭的供需平衡产生冲击,影响时长6个月左右;上游需求、下游供给对焦炭供需平衡的影响相比于上游供给、下游需求早1个月左右。对短期内焦炭供需平衡度进行预测得出,焦炭供需比将保持基本平衡、缓慢下降的趋势,产业结构优化仍有推进空间,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煤炭钢铁市场供需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产业链供需平衡;供需关系;煤炭行业;钢铁行业;VAR

  • 基于AHP-ABC法的煤炭产业链供应链煤源环节风险因素分析2023年第2期

    作者:孙林辉,李 勋,王新平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54)

    摘 要 为分析煤炭产业链供应链煤源环节风险因素,促进风险管控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治理,基于进口和生产2个维度构建煤炭产业链供应链煤源环节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维度风险因素的重要度权重,根据排序结果运用ABC分类法得到影响煤源环节的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科研投入、自然灾害、工业革命、技术引进、宏观经济形势、环境保护、技术进步、煤矿事故、法律法规是煤源环节生产维度风险管控的关键所在;进口税政策、战争/冲突、来源地当前的探明储量、退税政策、新冠肺炎疫情、价格波动是煤源环节进口维度风险管控的关键所在。研究结果可为煤炭产业链供应链煤源环节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并为该环节的风险管控和韧性治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 “双碳”目标;煤炭产业链供应链;煤源环节;关键因素;风险评价

  • 彬长矿业煤炭产供销价值链智慧联动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2023年第2期

    作者:白永明1,王福怀1,杨景峰1,张银博1,吴学明1,2,王均利1,金卫朵3

    单位:(1.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咸阳市,712046;2.彬长矿区综合灾害治理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咸阳市,713602;3.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518026)

    摘 要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提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产供销联动模式、全价值成本管控体系以及数据驱动决策机制智慧联动的煤炭产供销价值链管理模式,并构建了以陕煤集团“三网一平台”为基础的煤炭产供销价值链智慧联动管理平台。详细阐述了该平台数据集成架构和平台主要建设内容,该平台集成并融合已有安全、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信息系统,建立了矿端数据、业务辅助、公司级大数据、智能应用四大中心。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构建的6大业务模块和8大主题展示的核心应用能够以数据赋能安全生产运营,可实现产供销联动、人财物统筹、自动分析、智能研判和科学决策,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彬长矿业;产供销联动;人财物统筹;管理模式;大数据分析

  • 我国关闭煤矿潜在资源分析及二次利用前景2023年第1期

    作者:张飞燕1,2,纪开鑫1,韩 颖3,4,5,6

    单位:(1.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焦作市,454003;2.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焦作市,454003;3.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焦作市,454003;4.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焦作市,454003;5.深井岩层控制与瓦斯抽采国家安监局科技支撑平台,河南省焦作市,454003;6.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焦作市,454003)

    摘 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加速了我国煤矿落后产能的退出,但同时关闭煤矿的合理再利用提上日程。为探讨关闭煤矿潜在的可利用资源及其利用前景,基于关闭煤矿彻底废弃的负面效应分析,对其潜在资源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各种资源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其在二次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关闭煤矿潜在资源主要包括剩余煤炭、矿井水、煤层气、地下空间以及生态开发与工业旅游资源;厘清剩余煤炭资源赋存特征、提高关闭煤矿信息化程度、构建关闭煤矿剩余资源评价体系以及建立健全关闭煤矿综合开发利用政策对关闭煤矿资源二次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关闭煤矿;潜在资源;类型划分;资源评价;二次利用前景

  • 基于时空网络的煤炭铁路运输重车调度优化研究2023年第1期

    作者:段宏海,韩 杨,孔祥胜,刘荣杰

    单位:(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11)

    摘 要 针对大型能源集团煤炭“产运销储用”一体化配送供给过程中,铁路重车易在港前拥堵、列车调度分配效率低、煤炭铁路运输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提出铁路运输重车调度优化模型。基于一体化煤炭供应链中铁路下游分流业务,构建了动态重车车流调配时空网络模型,充分考虑了煤炭一体化配送供给方式下日分流计划定量约束及铁路自身运力、保留能力限制以及列车运行规则限制等因素;在实际应用中以增大铁路运输效率为优化目标,为尽量减少重车中途保留及港前拥堵时间,构建了大规模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国内某大型能源集团一体化链条铁路重车调度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应对车流不均衡等问题,通过重车分流调配优化,有效降低了铁路重车拥堵时间,防止了重车港前拥堵,提高了运输效率。

    关键词 时空网络;煤炭铁路运输;重车调度;调度优化模型

  • 煤矿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2023年第1期

    作者:张少龙1,张科利2

    单位:(1.陕西智引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18;2.陕煤集团5G+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陕西省西安市,712023)

    摘 要 分析了煤矿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介绍了当前煤矿企业管理以及数字化转型的现状,解析了煤矿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具体特征;重点阐述了煤矿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构架,指出,应遵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以精细化为指导思想,以制度化为保障,以标准化为基础和支撑,以流程化为路径,以数据信息化为载体,以协同化为手段,确立以“工作精细化,制度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数字化,数字实时化,实时协同化”为转型总架构,按照“连接中融合,融合中协同,协同中监管,监管中公正”的技术路线,走“管理业务流程化,流程业务线上化、线上业务协同化,业务操作平台化,经营决策智能化”路径,进行国有煤矿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煤矿企业管理;流程管理;融合协同;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

  • “双碳”目标下煤炭与新能源的优化组合方式、挑战与建议2022年第12期

    作者:倪 炜,朱吉茂,姜大霖,吴 璘,李 涛

    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北京市昌平区,102211)

    摘 要 能源结构低碳转型需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发展,但我国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组合方式、耦合利用的空间及途径尚不明确。从电力系统内的协调调度、煤炭与新能源耦合利用两个视角探讨了煤炭与新能源的优化组合方式,并分析了“双碳”目标下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面临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多能源系统耦合互补等挑战,最后从顶层设计、系统协同、技术创新、政策保障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双碳”目标;煤炭;新能源;优化组合;耦合互补

  • 大型能源集团技能人才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应用2022年第12期

    作者:潘银洁,焦海涛,韩佳瑞,单 晴

    单位:(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34)

    摘 要 随着能源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和内部改革转型加快,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幅提高。在此背景下,构建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评价模型,培养一支素质高、技能强、业务精的技能人才队伍尤为重要。以大型能源集团技能人才为研究对象,依据胜任力模型理论,构建了由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5个维度组成的“三型”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模型;阐述了技能人才评价模型应用成效,通过科学使用评价方式、建设数字化评价平台,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能力显著提升,技能人才队伍持续优化。

    关键词 大型能源集团;技能人才评价模型;评价指标;数字化评价平台;胜任力模型

  • 新形势下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策略研究2022年第12期

    作者:魏慎洪1,白雪亮1,袁祥飞2,3

    单位:(1.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11;2.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100022;3.首科绿汇(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100022)

    摘 要 针对当前煤炭产业发展环境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交织导致单一的、静态的煤炭产业发展应对策略难以奏效的现状,提出国内煤炭产业在新形势下要具备打赢“遭遇战”的能力,包括现代化的治理能力、协同的产业政策、充足的煤炭储备以及敏捷的供应能力;并从探索建立新型治理体制、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提升煤炭敏捷供应能力、加强煤炭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大煤矿绿色高效开发、理顺煤炭价格体系、加大煤炭产业金融支持等8个方面对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新形势;煤炭产业发展;供应能力;发展策略

  • 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煤电联营发展对策2022年第11期

    作者:吴楚琦

    单位:(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100031)

    摘 要 电力市场化改革开启了由“计划电、市场煤”转向“市场电、市场煤”的进程,发电企业直接参与到市场主体竞争,传统经营方式面临重塑。基于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新能源快速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等新形势,分析了煤电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挑战,阐述了发展煤电联营的显著优势,认为,发展煤电联营能够提高煤电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对缓解煤电企业经营压力、保障煤炭供应安全、确保电力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加快适应市场化改革进程、做好新建项目规划、协同发展煤电联营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升级存量煤电联营项目、推动完善容量补偿和财税倾斜支持政策等方面,提出新形势下煤电联营的相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 电力市场化;煤电联营;煤价电价波动;煤电用煤安全;发展对策;煤电企业

  •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22年第11期

    作者:梁 壮1,邸 帅2,赵东波3

    单位:(1. 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北京市东城区,100713;2.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100029;3.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77)

    摘 要 煤炭行业发展已经来到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加快推动煤炭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供给保障能力、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改善企业经济效益、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等方面阐述了“十三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入分析了目前制约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并从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力度、优化煤炭开发布局、优化煤炭产能结构、强化规划引领、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运销基础、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化行业改革、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完善法律法规等10个方面,提出推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资源基础;生产效率;先进产能;对策措施

  • 煤炭市场供需失衡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2022年第10期

    作者:徐 跃

    单位:(国能销售集团山西煤炭采购中心,山西省忻州市,034000)

    摘 要 针对前期煤炭市场供需失衡、煤价暴涨问题,从供给侧改革、煤矿产能、市场煤炭供应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对影响我国煤炭价格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在供给侧改革后,煤矿产能成为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煤炭限价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产量,煤价变化幅度加大;市场煤供应缺口扩大了煤价上涨空间;我国煤炭产能远低于合理区间是煤价涨幅过大的根本原因。在分析煤炭价格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应强化政府执行政策的计划性和全局性考核、加强煤炭产能利用率监测和预警、加快建立煤矿弹性产能制度和储配煤基地建设、逐步放松煤炭市场价格管制等措施及政策建议,从而减少煤炭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发生。

    关键词 煤炭市场;供需失衡;煤炭产能;政策建议

  • 新时期煤炭勘察设计工程企业创新发展研究与实践 ——以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例2022年第10期

    作者:郭庆华

    单位:(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红桥区, 300131)

    摘 要 介绍了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煤天津设计工程公司”)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十四五”时期煤炭勘察设计工程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中煤天津设计工程公司创新发展需要注意和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阐述了该公司在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过程中的路径研究及其具体实践:成立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和新能源设计研究所、推进数字化业务转型,在煤炭智能掘进、智能选煤厂、地下空间利用等领域均走在行业前列,在城乡规划、民用建筑、城市综合体等非煤领域已实现诸多新突破;对企业“十四五”期间的创新发展谋划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 煤炭勘察设计工程企业;创新发展;数字化业务转型;智能选煤厂;地下空间开发

  • 国有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22年第10期

    作者:边岗亮

    单位:(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部,陕西省榆林市,719315)

    摘 要 内部市场化通过建立契约关系有效解决了企业内部推诿扯皮、动力不足、责任意识不强等大企业病问题,近年来许多国有煤炭企业纷纷引入内部市场化管理机制,但实施效果十分有限。在研究分析国有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机制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国有煤炭企业推行内部市场化过程中在思想观念、激励机制、政策支撑、沟通反馈等环节存在的不足,并立足国有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借鉴PDCA模型,从顶层设计、规范执行、政策支撑、分析改进4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对国有煤炭企业施行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部市场化;国有煤炭企业;激励机制;PDCA

  • 黄河流域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转型途径2022年第9期

    作者:李秋白1,刘 涛1,王 圣1,赵秀勇1,2,柏 源1,潘 超1,李 辉1,2

    单位:(1.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洁高效燃煤发电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南京市,210023;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环境保护大气物理模拟与污染物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南京市,210031)

    摘 要 从黄河流域当前能源结构、能源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现状分析出发,探讨并回答了在我国“双碳”目标下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中,黄河流域能源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所面临的煤炭资源往哪里去、清洁能源从哪里来、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环保工作怎么做的三大核心问题;探索提出了区域内大型综合能源企业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与转型途径,即:充分利用区域能源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链基础,通过推进煤炭绿色开采、打造综合电力能源系统、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能源供应融合化发展,并以节能降碳为总抓手实现科学降碳与生态环保协同增效的绿色低碳转型。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挑战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