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用高分子塑性封闭材料研究及其应用2023年第4期
作者:赵美成1,刘寄婷2,秦 乾2,李亚辉3,李 强3
单位:(1.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017209;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海淀区,100083;3.内蒙古京润矿安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017000)
摘 要 为防止煤矿漏风、瓦斯等有害气体泄露引发的煤体自燃,研发了型号为KA-GK的煤矿井下用高分子塑性封闭材料,该材料主要成分为以聚醚多元醇、聚合MDI、阻燃剂等。开展了新材料室内性能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通过现场瓦斯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采用新型高分子塑性材料和传统混凝土喷涂材料封闭后井下瓦斯体积分数的变化,得出该新型高分子塑性材料能提高密封墙密封效果、延缓煤体瓦斯涌出量的结论。
关键词 高分子塑性封闭材料;混凝土喷涂材料;井下密封
急倾斜中厚煤层顶板破断特征及覆岩移动规律研究2023年第4期
作者:邹 勇1,姜永东2,3,杨启军1,谢英亮2,3,王德平1,刘华君1
单位:(1.四川川煤石洞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广元市,628208;2.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沙坪坝区,400044;3.重庆大学复杂煤气层瓦斯抽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市沙坪坝区,400044)
摘 要 为了研究急倾斜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顶板破断特征、覆岩垮落规律及支架受力情况,以石洞沟煤矿3111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拟实验研究了急倾斜中厚煤层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规律,获得急倾斜煤层开采顶板、底板、支架的应力分布规律,顶板岩层断裂与移动规律,并揭示了急倾斜煤层开采基本顶断裂的“厂”型结构;同时还进行了采动影响下采区巷道矿山压力与显现研究,获得急倾斜煤层群开采下部煤层采区巷道合理布置的区域。研究成果为该矿31111工作面综采液压支架选型、工作面岩层控制以及下部煤层采区巷道位置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相似模拟;矿山压力;覆岩移动
顶板高位定向钻孔瓦斯(CO2)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2023年第4期
作者:柴发英,赵 龙,张玉生
单位:(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海石湾煤矿,甘肃省兰州市,730084)
摘 要 海石湾煤矿是罕见的煤与瓦斯(CO2)突出矿井,为进一步降低工作面回风流和上隅角瓦斯(CO2)浓度,设计在6224-1工作面回风巷施工顶板高位大直径定向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CO2),以孔代巷,解决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CO2)涌出问题;结合“竖三带”理论,对大直径高位定向钻孔最佳布孔范围进行了分析和确定,通过定向钻进技术使钻孔分布在煤层顶板回采断裂带(“O”型圈)内,保障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瓦斯抽采通道。顶板高位大直径定向钻孔在平面上的布置距离回风巷10~70 m(控制工作面倾斜长度1/3);高程布置距离煤层顶板16~28 m,有效降低了工作面回采时上隅角和回风流中的瓦斯(CO2)浓度。工程应用表明,大直径顶板高位定向钻孔在瓦斯(CO2)治理的效果、成本、施工效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高位普通拦截钻孔。
关键词 “O”型圈;高位定向钻孔;瓦斯(CO2)突出矿井;治理技术;海石湾煤矿
采动影响下回采巷道锚杆安全状态监测研究2023年第4期
作者:杨永亮,万新通
单位:(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布尔台煤矿,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017209)
摘 要 针对高强度采动影响下巷道服役锚杆荷载实时状态监测的重要性和常规监测手段的局限性,以神东矿区布尔台煤矿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在室内对光纤光栅(FBG)传感器进行拉伸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并通过现场试验获取FBG锚杆传感器实时监测波长数据,分析FBG锚杆传感器实时状态与回采巷道服役锚杆的轴力变化规律,进而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巷道锚杆的实时安全状态。研究表明:锚杆轴力随着工作面接近,受矿压显现影响逐渐增大;回采巷道左帮锚杆杆体轴力变化明显,右帮锚杆杆体轴力变化较小;工作面推进到距锚杆60 m之后锚杆轴力迅速增加;左、右帮锚杆各位置的轴力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回采巷道锚杆支护的实时监测为评估锚杆安全状态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采动影响;回采巷道;锚杆;光纤光栅(FBG)传感器;安全状态;实时监测
巨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断层活化导水规律研究2023年第3期
作者:王 程
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77)
摘 要 采煤工作面存在断层时,采动影响可能会造成断层活化形成新的导水通道,造成突水灾害。鉴于此,龙王沟煤矿在现有断层活化数值模拟成果的基础上,以巨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过断层为工程背景,通过微震监测、水量监测和电阻率监测等技术方法,动态监测断层活化状态及垂向导水裂隙的发育情况,对断层活化导水的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微震监测发现采面距离断层400 m时断层即进入准静态阶段,距离断层157 m时断层进入活化阶段,通过断层与巷道交叉点后应力释放恢复至原岩状态;断层进入活化状态后微震能量增大,使导水裂缝带导通部分含水层至采空区,出水量增大;电阻率监测到断层底板区域存在横向发育的低阻异常区,采动影响未发育新的垂向导水通道至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工作面安全回采通过异常区。根据工作面过断层期间断层活化导水的规律,提出了相应的监测防治技术,保障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关键词 巨厚煤层;断层活化;导水通道;微震监测;电阻率监测
倾斜厚煤层沿空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支护控制技术研究2023年第3期
作者:姜良金1,何清波2,卢佳欣1,黄义通2,马成海2
单位:(1.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山东省青岛市,266590;2.兖矿新疆矿业有限公司硫磺沟煤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831100)
摘 要 为解决倾斜厚煤层沿空巷道支护难题,以新疆硫磺沟煤矿(4-5)06工作面轨道巷为工程背景,根据巷道实际工程地质条件,运用FLAC3D软件模拟研究沿空巷道4 m和7 m小煤柱情况下的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巷道围岩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变形破坏,尤其是沿空小煤柱侧帮部和顶板肩窝变形严重,进而揭示了倾斜厚煤层沿空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基于此,提出了倾斜厚煤层沿空巷道围岩深部+浅部+表面多层次支护控制技术,对现有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实施后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显著,特别是煤柱侧变形破坏的有效改善,确保了巷道的安全使用。
关键词 倾斜厚煤层;沿空巷道;破坏特征;支护控制
循环荷载作用下煤体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规律研究2023年第3期
作者:杨 真,郭爱伟
单位:(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布尔台煤矿,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017209)
摘 要 为了预防布尔台煤矿4-2号煤层巷道冲击地压危险,选取4-2煤层原煤试件进行三轴实验及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单轴实验,研究了煤体力学特性与能量演化之间的联系,分析了不同实验下各项参数的变化规律。三轴实验结果表明:围压的增加会延缓煤体破坏灾变阶段的应力跌落趋势,但会使煤体内部储存更多的弹性应变能;强度及扩容特性能宏观反应出煤体内部总能量的变化形式。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单轴实验结果表明:煤体内部能量转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依据能量演化曲线可划分为初始能量累计阶段、能量加速累计阶段和能量快速耗散阶段,能量加速累计阶段煤体中主要存储弹性应变能,能量快速耗散阶段则以耗散能增长为主。研究成果可为煤矿监测预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三轴实验;单轴实验;循环加卸载;力学特性;能量演化;冲击地压
西湾露天煤矿剥采边帮涌水超前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2023年第2期
作者:马建国1,蒲治国2,3,丁 湘2,3,纪卓辰2,3,李 哲2,3,贺晓浪2,3,闫 鑫2,3,李文强4
单位:(1.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西湾露天煤矿,陕西省榆林市,719000;2.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54;3.中煤冲击地压与水害防治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017200;4.陕西永明煤矿有限公司,陕西省延安市,717300)
摘 要 为有效治理露天煤矿剥采面临的边帮涌水水害问题,以西湾露天煤矿边帮涌水治理为工程背景,通过抽水试验法和瞬变电磁法确定风化基岩和烧变岩地层为受注地层;利用钻孔电视成像仪对治理地层裂隙发育情况进行了探查,根据裂隙发育特征和露天煤矿爆破剥采方式综合确定了帷幕墙设计参数和超前预注浆施工工艺。结果表明:超前注浆治理工程实施后,受注地层透水率降为1.95~6.11 Lu,对应渗透系数小于0.000 1 cm/s,矿坑东侧抽排水量基本稳定在10 884 m3/d,治理范围内仅1处出水点较前期堵水阶段减水率达92.12%,说明超前预注浆治理技术构建帷幕墙能够大幅增加浆液留存率,可对裂隙进行有效充填,阻隔地下水在边帮涌出。
关键词 西湾露天煤矿;涌水超前治理;边帮涌水;注浆施工工艺;注浆效果检验
不同采煤工序下CO涌出特征提取及测试数据研究2023年第2期
作者:邢 震1,2
单位:(1.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常州市,213015;2.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常州市,213015)
摘 要 根据某煤矿综采工作面正规作业流程实际情况以及不同阶段CO涌出规律,合理划分采煤工序。在实验室通过上隅角CO浓度时间序列的小波阈值去噪,消除了原始序列中大部分噪声的影响,同时保持了原序列的特征和趋势,为后续研究CO涌出特征提取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阐述了综采工作面根据能量谱特征提取和CO涌出特征提取的技术方法,并基于RBF神经网络对CO涌出模式进行了有效识别。结果证明,采用小波包能量谱作为特征向量对综采工作面不同工序进行模式识别的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安全监控系统;CO涌出;小波包;能量谱;模式识别
动压影响下原相煤矿外开切眼注浆加固技术研究2023年第2期
作者:刘超林1.2,孙 波2,张伟峰3,张厚明3
单位:(1.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27;2.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100029;3.太原华润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299)
摘 要 针对原相煤矿10208工作面外开切眼围岩松软破碎,且承受工作面采掘活动影响,巷道产生大变形失稳破坏的问题,为实现外开切眼围岩变形控制,采用复合添加剂辅助水泥浆液的新型注浆材料,开展裸壁“浅孔低压充填+深孔高压渗透劈裂”分层次耦合注浆的施工技术方案及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注浆前后及工作面采动对外开切眼变形的影响,并采用“十字布点法”观测了外开切眼巷道变形情况。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后的外开切眼变形趋于稳定,围岩的整体性、稳定性和自承力大大增加,注浆加固技术对控制动压影响下外开切眼巷道变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动压;外开切眼;变形失稳;裸壁注浆;复合水泥添加剂
顺层钻孔瓦斯有效抽采半径测定方法研究2023年第2期
作者:郭瑞瑞,郭爱伟
单位:(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布尔台煤矿,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017200)
摘 要 为进一步提高煤层瓦斯有效抽采半径的精准度,实现高效率抽采,分析了建新煤矿4207工作面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及抽采负压等参数对瓦斯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结合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研究了煤层顺层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抽采半径与抽采时间呈正相关,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但扩大的速率与抽采时间呈负相关,且有效抽采半径存在上限;通过计算百米钻孔瓦斯抽采纯量和自然衰减系数,进一步得到抽采衰减关系,推导出有效抽采半径的公式;通过抽采衰减关系可获得抽采半径为上限值时所使用的抽采时间,并将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基本吻合。
关键词 瓦斯抽采;顺层钻孔;抽采有效半径;瓦斯压力;瓦斯含量;抽采负压
基于DBN的掘进工作面煤尘爆炸事故风险预测2023年第1期
作者:李泓鲲1,王孝东1,李 阳2,肖 露3,陈钟辉2,刘 杰4
单位:(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省昆明市,650093;2.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耒阳分公司,湖南省衡阳市,421800;3.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省昆明市,650201;4.昆明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云南省昆明市,650093)
摘 要 针对传统分析方法无法对煤尘爆炸事故进行动态评估的局限性,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DBN)的掘进工作面煤尘爆炸事故风险分析模型,并运用马尔科夫理论将事故演变全过程与时间相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进行正向推理,得出掘进工作面煤尘爆炸事故3种不同状态的初始先验概率分别为0.090、0.280、0.630,并预测在6个时间片后3种状态概率分别为0.254、0.261、0.485。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逆向推理,最终确定局部通风方案设计不合理是对掘进工作面煤尘爆炸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最大的基本风险因素;指出了影响掘进工作面煤尘爆炸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5种基本风险因素;认为应该防止这5种基本风险因素同时发生。
关键词 煤矿安全;风险预测;动态贝叶斯网络;煤尘爆炸;耦合作用;风险分析
基于光纤锚杆监测的急倾斜厚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2022年第12期
作者:孙德全1,2,苏怀瑞1,2,曲泽良1,2,毛开江3,荣 海1,4,李南南4
单位:(1.山东省深部冲击地压灾害评估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济南市,250104;2.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山东省济南市,250104;3.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100029;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辽宁省阜新市,123000)
摘 要 对乌东煤矿北采区巷道多次出现冒顶事故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确定了巷道冒顶的动力源和能量基础;采用松动圈测试方法,进一步分析得出锚杆锚固端长度不足是冒顶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了基于光纤锚杆监测技术的巷道锚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北采区回采巷道与地应力夹角方向近垂直,受地应力作用强烈,对巷道支护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Ⅳ-3和Ⅴ-5活动断裂的赋存为冒顶区域的煤岩体提供了动力源和能量基础,给巷道支护带来了困难。矿井采用的端部锚固局部位置存有锚固失效现象,冒顶区域的松动圈厚度大于锚杆的控制范围,锚杆锚固端长度不足是巷道冒顶的主要原因。端锚锚杆杆体受力最大处位于距巷帮2 000~2 100 mm处,全锚锚杆杆体受力最大处位于距离巷帮700~1 200 mm处,表明在乌东煤矿北采区急倾斜特厚煤层的巷道支护中,全长锚固锚杆控制围岩变形能力优于端头锚固锚杆。因此,在急倾斜特厚煤层的巷道支护中,建议采用全长锚固,提高巷道支护效果和安全性。
关键词 光纤锚杆监测技术;急倾斜特厚煤层;巷道冒顶;地质动力区划;松动圈测试
采动影响下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2022年第12期
作者:张 岩1,陈彦龙2,樊进城3,任 鹏4,5
单位:(1.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100120;2.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徐州市,221116;3.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省徐州市,221116;4.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北京市朝阳区,100013;5.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市朝阳区,100013)
摘 要 露天矿排土场压占大量的煤炭资源,为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同时保证边坡的稳定,必须确定井工开采终采线位置。以哈尔乌素露天矿区排土场下的煤炭资源进行井工开采为例,采用PHASE2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析4号和6号煤层开采对排土场边坡位移场、最大剪应变和安全系数的影响,确定了4号和6号煤层终采线位置。结果表明:随着4号和6号煤层的开采,边坡最大水平位移和最大垂直位移均呈非线性增大趋势;边坡安全系数均呈非线性减小的变化趋势;4号煤层终采线距离1 260平盘坡顶线右侧的水平距离为98 m,6号煤层终采线距离1 260平盘坡顶线右侧的水平距离为35 m。
关键词 排土场;井工开采;边坡稳定;终采线;数值计算;露天矿
基于微震监测的中深埋煤层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研究2022年第12期
作者:刘 超1,夏冰冰2,白 坤1,张慧峰1,樊江伟2,马 越1,刘 鹏1,侯恩科2
单位:(1.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陕西省榆林市,719302;2.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54)
摘 要 掌握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是矿区水资源保护及顶板水害防治基础条件之一。为揭示榆神矿区中深埋煤层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以小保当一号煤矿为研究区,采用井-地联合微震监测技术对112201工作面开采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震事件主要集中于标高940~1 160 m范围内,在标高1 087~1 115 m阶段微震密度达到最大值,根据煤层埋深与微震事件高程差,综合判定导水裂缝带为154~163 m,裂采比为26.55~28.10;终采线附近微震事件相对工作面其他区域微震事件的高度相对突出,该区域导水裂缝带高度为168 m,裂采比为28.97,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略大工作面内部。将井-地联合微震监测所得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与钻孔实测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结果基本接近,表明该方法所得结论相对可靠。
关键词 微震监测技术;导水裂缝带;微震事件;裂采比;榆神矿区
保德煤矿定向长钻孔区域瓦斯抽采布孔方案试验研究2022年第12期
作者:乔金林1,郑凯歌2,席 杰2,张 迪1,杨 欢2,杨 森2
单位:(1.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榆林市,719315;2.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77)
摘 要 为解决高瓦斯矿井高强度开采条件下,煤层瓦斯预抽效率低、难度大、钻孔集中度差的问题,以保德煤矿81311工作面为试验区,基于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模型,根据钻孔抽采达标判定依据,通过模拟分析在不同布孔间距下煤层瓦斯压力随抽采时间的变化规律,优选布孔方案并进行工作面长钻孔区域预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孔径和抽采负压条件下,沿工作面走向定向长钻孔布孔间距为20、27、35 m时,抽采达标分别需123、215、357 d;对布孔间距为27 m的本煤层定向长钻孔抽采方案进行了现场试验,瓦斯抽采纯量随时间呈现初期指数式上升、中期波浪式上升、后期快速衰减的阶段性规律;实测抽采350 d单孔平均瓦斯抽采纯量为1.669 m3/min,预抽250 d抽采纯量峰值为2.680 m3/min,瓦斯抽采衰减系数小。
关键词 本煤层瓦斯抽采;定向长钻孔;区域瓦斯预抽;COMSOL模拟;布孔间距
深埋近距离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确定方法研究与应用2022年第11期
作者:丁 湘1,2,周新河2,3,闫 鑫1,2,吴 访2,3,蒲治国1,2,孟广山2,3
单位:(1.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54;2.中煤冲击地压与水害防治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7000;3.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7300)
摘 要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深埋条件下煤层采动底板扰动破坏深度难以确定的问题,分别采用“三下”规范经验公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塑性力学理论公式计算、数值模拟和钻孔窥视探测等方法,研究了煤层采动底板破坏深度。研究结果显示,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探测窥视结果较为接近,但该方法流程复杂,应用难度较大;钻孔探测窥视结果为实测值,可信度最高,但施工及观测困难,不宜作为常用手段;而塑性力学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探测窥视结果基本一致,且计算方便,可适用于近距离深埋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计算,从而为采空区探放水设计及底板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底板破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钻孔窥视;数值模拟; 塑性力学理论计算公式
矿用高分子塑性封闭材料密闭性能研究2022年第11期
作者:乔金林1,马凤林2,秦 乾2,李亚辉3,李 强3
单位:(1.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017000;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海淀区,100083;3.内蒙古京润矿安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017000)
摘 要 煤炭开采过程中,巷道的通风和密闭性对保障井下安全有序生产和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普通喷射混凝土存在固结时间长、回弹率高、粉尘质量浓度大等缺点,难以满足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发了KA-GK加强型堵漏风用聚氨酯材料,应用于煤矿巷道堵漏风处理。以石圪台煤矿102工作面为背景,采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围岩沉降变形和支护结构应力曲线,并开展现场试验,监测得到机尾安全出口气体浓度曲线,对比了KA-GK加强型堵漏风用聚氨酯材料和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材料在喷射应用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KA-GK加强型堵漏风用聚氨酯材料在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方面和普通喷射混凝土材料有着相同的效果,且KA-GK加强型堵漏风用聚氨酯材料具备固结时间短、延伸率高、韧性好、封闭性好、施工效率高等突出特点,有效弥补了普通喷射混凝土材料的不足。
关键词 煤矿巷道;喷涂堵漏风;聚氨酯材料;密闭性;安全生产
邻空动压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2022年第11期
作者:陈志维1,赵吉文1,秦文军1,张彦董2
单位:(1.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750408;2.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江苏省徐州市,221116)
摘 要 针对小纪汗煤矿11213工作面剩余段回采中邻空巷道动压显现强烈、围岩难以支护的难题,研究了邻空综采工作面采场矿压分布规律,通过分析相似矿井动压巷道治理案例,提出了支承压力叠加区概念及动压巷道“卸-支”围岩控制体系。该体系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提前释放动压区集中应力的钻孔卸压技术、加固巷道顶板的高预紧力桁架锚索支护技术和特殊地段的补强加固措施等。结合小纪汗煤矿已有支护经验和具体采矿地质条件,设计了11213综采面回采巷道动压防控支护方案,为邻空动压巷道围岩稳定及11213工作面剩余煤体的安全回采提供保障。
关键词 邻空动压巷道;矿压分布规律;围岩稳定性;支承压力叠加区
煤矿用CO吸收剂的优选与应用2022年第11期
作者:康延雷1,赵亚明2,3,师吉林2,3
单位:(1.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839000;2.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省抚顺市,113122;3.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抚顺市,113122)
摘 要 为解决常规注氮、注浆、堵漏等措施无法有效解决低变质煤层综采工作面生产期间CO浓度异常的问题,选择氯化亚铜(CuCl)作为CO吸收剂基础物质,以选出的5种试剂为实验对象,设计了单一混合实验和复配实验,根据实验溶液所在锥形瓶内CO气体的最低体积分数、稳定体积分数和稳定时长等指标,优选出了以氯化亚铜(CuCl)、氯化铵(NH4Cl)和尿素这3种物质组成的CO吸收剂,且其最优质量比为1∶4∶2,并在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大南湖一矿1307综采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喷酒CO吸收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体的低温氧化。
关键词 CO吸收剂;复配实验;最优配比;现场应用;低温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