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开发 ★
宁夏煤炭供需形势分析与需求预测
0 引言
煤炭是宁夏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产业也是宁夏的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可以预见,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将长期是宁夏的主体能源。 “十三五”以来,宁夏每年煤炭消费总量约为0.9亿~1.4亿t,占宁夏能源总量构成的87%左右,为宁夏工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作为国家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4个“西电东送”火电基地之一,宁夏煤炭资源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由此可见,未来一段时期,煤炭工业依旧在宁夏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十四五”期间,煤炭在宁夏一次能源结构中占比预计在85%以上,煤炭的保障供应仍将是“十四五”期间宁夏最主要的经济支撑力,研究煤炭供需形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宁夏煤炭资源概况和煤炭供应情况分析
1.1 煤炭资源概况
宁夏煤炭资源丰富、产地相对集中、开发潜力大。根据煤炭储量库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全区累计查明资源量343.1亿t,保有资源量329.3亿t,煤矿占用资源量134.9亿t,未利用资源量188.5亿t,另有少量压覆资源量[2]。近年来,部分勘查区做了勘查工作,但资源量尚未备案,煤炭资源量共计23.3亿t。与储量库合并统计后,截至2020年,全区累计查明煤炭资源量366.4亿t;保有煤炭资源量352.6亿t。
1.2 煤炭供应现状
“十二五”期间,宁夏原煤产量处于稳步增长阶段,2014年产量达到历史高峰的7 370.2万t,较2010年增长了48.8%,煤炭产量基本能满足宁夏自治区内部消费需求,属于外调煤炭省(区)。“十三五”期间,在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导下,部分煤矿被政策性关停或整合,煤炭产量也随之有所下降和波动,但产能总体比较稳定,煤炭产量维持在7 069.3万~8 821.1万t之间,最大降幅在1 800万t左右,变化幅度较大[3-4]。“十三五”期间,受煤炭产量下降和消费量快速增长的双重因素影响,宁夏煤炭产量开始难以满足本区消费需要,从煤炭输出变为煤炭输入,供需矛盾逐年加剧。2019年,宁夏生产原煤7 466.4万t,消费原煤13 700.0万t,外调原煤高达6 223.6万t,占年消费总量的45%。2020年,原煤消费量略有下降,但仍然维持在高位。宁夏煤炭生产消费情况见表1。
表1 宁夏煤炭生产消费情况

年度原煤产量/万t原煤消费量/万t20147 370.28 857.020157 975.88 907.420167 069.38 665.120177 643.611 058.220187 840.112 548.020197 466.413 700.020208 821.113 087.5
宁夏共有宁东、贺兰山、香山、宁南四大煤田,截至2020年底,生产矿井共计25座,设计产能9 725万t/a。生产矿井主要分布在宁东煤田、宁南煤田、贺兰山煤田3个煤田,相比较2014年底38座生产矿井减少13座,设计产能增加2 247万t/a。其中,宁东煤田分布横城、灵武、鸳鸯湖、石沟驿、四股泉、韦州、积家井、马家滩8个矿区,建有生产矿井21座,2020年煤炭产量达到6 612.9万t,产量占据宁夏总产量90.1%。贺兰山煤田目前只有汝箕沟矿区内的白芨沟煤矿在生产,2020年煤炭产量82.1万t。宁南煤田有王洼矿区内的王洼煤矿、王洼二矿和银洞沟煤矿3座生产矿井,2020年煤炭产量641.6万t。香山煤田所有矿井全部关停,无生产矿井。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发利用现状见表2。
表2 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发利用现状

煤田2014年年底开发利用现状开采煤矿数量/座设计产能/(万t·a-1)原煤产量/万t2020年年底开发利用现状开采煤矿数量/座设计产能/(万t·a-1)原煤产量/万t宁东煤田175 3675 612.6218 8456 612.9贺兰山煤田18161 312.4116082.1香山煤田1450.7000宁南煤田2450444.53720641.6合计385 8787 370.2259 7257336.6
1.3 煤矿规模结构
1.3.1 现有煤矿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宁夏现有煤矿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一是贺兰山煤田及香山煤田煤矿基本关闭退出;二是小型煤矿关闭退出,大型现代化煤矿占比大幅提高;三是露天煤矿关闭退出。
截至2020年底,宁夏25座生产矿井中30万t/a及以下小煤矿数量由2014年的10座减少为1座。2020年底,全区注销关闭煤矿44座,其中注销的小型煤矿数量25座,去产能359万t/a;注销的中型煤矿数量16座,去产能985万t/a;注销的大型煤矿数量3座,去产能732万t/a,煤炭开发利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16-2020年宁夏逐年关闭煤矿情况见表3。
表3 2016-2020年宁夏逐年关闭煤矿情况

年份注销煤矿数量/座注销煤矿产能万t/a关闭煤矿原因20168107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01720624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0181202闭矿(磁窑堡煤矿)2019131 131闭矿(石沟驿煤矿)、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2020212淘汰落后产能(宁夏太阳山松山煤炭有限公司、同心县韦州镇第二煤矿)合计442 076
从开发利用结构看,小型煤矿数量锐减,较2014年降低80.3%,主要原因是根据《2017年煤炭去产能实施方案》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2017年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要求,自治区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和脱困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煤矿关闭退出验收工作组,对贺兰山煤田、香山煤田、宁东煤田的部分煤矿进行关闭[5-6]。
1.3.2 煤矿总数不断优化减少
“十三五”期间,宁夏煤矿总数不断优化减少,到2020年仅为25座。宁夏通过严格控制新立采矿权,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通过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改变了全区小煤矿过多的局面,逐步形成大中小型煤矿协调发展,实现以宁东煤田重点集中开发,其他煤田布局优化的目标[7]。
截至2020年底,全区大中型煤矿所占比例进一步提高,全区生产矿井25座,45万t/a及以上大中型煤矿24座,原煤产量7 418.3万t/a,占全区煤矿总产量的99.6%;45万t/a以下小型煤矿1座,原煤产量32.9万t/a,占全区煤矿总产量的0.4%。“十三五”期间宁夏煤矿建矿数量统计见表4。
1.3.3 大型煤炭企业快速发展
国能宁夏煤业集团建成了金家渠煤矿、石槽村煤矿、红柳煤矿、麦垛山煤矿、双马煤矿、金凤煤矿等大型现代化矿井;中铝集团建成了银星一号井;中石化集团建成了银星二号井。此外国家电投集团宁夏能源铝业有限公司、宁夏宝丰能源集团、宁夏阳光能源投资公司、庆华能源集团等也加大了投资力度,形成了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开发为主,地方私有中小型煤炭企业为辅的煤炭生产格局。2020年, 国能宁夏煤业公司生产矿井总数为13座,煤炭产量为5 913万t,占宁夏煤炭生产总量的79%。其次为中铝集团,生产矿井总数为4座,煤炭产量为1 079万t,占宁夏煤炭生产总量的14%。
表4 “十三五”期间宁夏煤矿数量统计

年度大型数量/座中型数量/座小型数量/座年度合计/座2015161535662016161535662017342242982018209154420191985322020213125
2 “十三五”期间宁夏煤炭消费分析
2015年宁夏煤炭消费量约0.9亿t,2017年宁夏煤炭消费超过1.3亿t,达到顶峰。2018年,宁夏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制定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管理。2018年全区煤炭消费总量有所降低,约1.2亿t。2020年, 宁夏煤炭消费总量有所反弹,呈增长趋势,消费量超过1.3亿t。2015-2020年宁夏煤炭资源主要消费行业消费明细见表5。
表5 2015-2020年宁夏煤炭资源主要消费行业消费明细

年份煤炭消费总计/万t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万t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万t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万t其他/万t20159 817.75323.752 428.844 839.352 225.81201612 899.98336.322 492.014 222.185 849.47201713 428.84281.693 608.205 293.124 245.83201812 138.843 140.131 787.915 924.501 286.30201912 546.013 158.701 799.176 880.031 714.11202013 232.002 407.402 651.467 593.17579.97
注:数据来源宁夏统计年鉴2020
(1)电力工业煤炭需求。2015年以来,宁夏全区火力发电持续高速增长,由2015年1 983.9万kW,增长至2020年的3 326.4万kW。增长量为1 342.5万kW,平均每年的增长率在10%~13%,2017年达到最高19%。2015-2020年宁夏发电装机情况见表6。
表6 2015-2020年宁夏发电装机情况

年份发电机装机容量/万kW火电装机容量/万kW20153 157.41 983.920163 674.82 164.720174 187.62 583.220184 714.82 844.720195 295.93 219.120205 942.73 326.4
注:数据来源宁夏统计年鉴2020
2010-2013年,宁夏煤炭能源供大于需,煤炭向甘肃、河北、重庆、四川、山东等省(市)外运;2014年以来,随着宁东化工基地相关项目陆续建设投产,煤炭需求急剧增加,宁夏煤炭开始需大于供,煤炭产能与需求缺口逐年递增[8-9]。巨大的缺口已经严重影响到煤化工、火电等项目的规划建设,进而制约着宁夏经济的发展。
2015-2020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需求显著下降,到2020年开始增加;这期间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需求稳步上升。
(2)煤化工用煤需求。“十三五”期间,宁夏煤化工项目主要集中在国能宁夏煤业公司、宝丰能源和庆华集团。近年来,国能宁夏煤业公司先后建成并投运了85万t/a煤制甲醇、50万t/a煤制烯烃、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等多个现代煤化工项目,年设计转化煤炭3 400万t,2019年转化煤炭3 221万t。形成了1 000万t产能规模(405万t合成油品、350万t甲醇、200万t聚烯烃、6万t聚甲醛、100万t其他化工品)。宁夏宝丰能源先后建成了220万t/a焦化一期、260万t/a焦化二期、60万t/a焦炉气综合利用制甲醇、180万t/a焦炭气化制烯烃项目等现代煤化工项目,2019年转化原煤1 399万t。除上述煤化工项目外,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公司、宁夏和宁化学公司和庆华集团分别建成了120万t/a的煤基多联产项目、40万t/a煤制合成氨/尿素项目和110万t/a一期煤焦化一体化项目。2019年分别转化煤炭160万t、178万t和145万t。2016-2020年宁夏煤化工项目转化煤炭资源量分别为2 931.4万t、4 010.4万t、5 037.4万t、5 201.4万t、5 321.4万t。
(3)煤炭外运和内销情况。“十三五”以来,宁夏煤炭供需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宁夏自产煤炭一部分外销、一部分内销,其中,2019年,宁南煤田煤炭内销360万t,主要为火电用煤,区外销售620万t。宁东煤田(国能宁夏煤业公司16个煤矿)煤炭销路主要为火电10 026万t、煤化工12 190万t、区外销售3 060万t、其他4 627万t。区外销售地主要为甘、青、陕、冀、蒙。
“十三五”期间,宁夏煤化工项目煤炭消耗量逐年增长,2015年宁夏首次由煤炭净调出变成了净调入省(区)。同时,随着宁东-浙江外送电电源项目陆续建成,煤炭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且较长时间难以逆转[10]。受此影响,区内煤炭价格竞争优势明显,煤制油化工用煤特别是气化原料用煤,也出现了阶段性的供给紧张。目前宁夏原煤采购渠道主要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鄂托克前旗、东胜区、达拉特旗和榆林市等地国有煤炭企业。
(4)煤炭供需形势分析。宁夏煤炭产业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电力、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十三五”以来,随着国能宁夏煤业公司煤制油、煤基聚丙烯等煤化工项目逐步投产达效,全区煤炭消费快速增长。2016-2020年全区煤化工项目转化的煤炭量增加了2 390万t,年均增长量478万t,年均增长率为45%。根据统计,2015年净调入煤炭931.6万t,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分别净调入煤炭1 595.8万t、3 414.6万t、4 710万t和6 223.6万t。2015-2019年煤炭产量、消费量和净调入量如图1所示,2019年宁夏达产煤化工生产规模及煤炭转化情况见表7。

注:消费数据来自发改委和统计年鉴2019,生产数据来自宁夏煤监局
图1 2015-2019年全区煤炭产量、消费量和净调入量对比
表7 2019年宁夏达产煤化工生产规模及煤炭转化情况

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规模/(万t·a-1)转化煤炭/(万t·a-1)1煤制甲醇国能宁夏煤业公司852432煤制烯烃国能宁夏煤业公司505133煤炭间接液化国能宁夏煤业公司4002 4654焦化一期项目宁夏宝丰能源集团2202585焦化二期项目宁夏宝丰能源集团2603016焦炉气综合利用制甲醇宁夏宝丰能源集团602807焦炭气化制烯烃项目宁夏宝丰能源集团1805608煤基多联产项目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公司1201609煤制合成氨/尿素项目宁夏和宁化学公司4017810一期煤焦化一体化项目庆华集团110145总计1 5255 103
注:数据来自对煤化工生产企业的调研
3 宁夏“十四五”煤炭需求量预测
通过对宁夏高耗能行业的煤炭需求分析,宁夏煤炭需求行业主要集中在冶金、电力和热力制造三大板块。其中电力和热力制造业占总能耗的94.1%。
在制造业中,又以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两大板块为主要高耗能行业。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宁夏煤炭的主要市场仍然是区内各大电厂及宁东煤化工项目用煤。
3.1 电力工业新增煤炭需求
2020年2月26日,国家能源局公布《关于发布2023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20〕12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分为煤电装机充裕度预警指标、资源约束指标、煤电建设经济性预警指标。其中,煤电装机充裕度预警指标是约束性指标,体现了当地煤电装机、电力供应的冗余情况;资源约束指标也是约束性指标,反映了在当地规划建设煤电项目的可行性[11-12]。根据2023年装机充裕度情况,宁夏为红色预警区域。即宁夏在“十四五”期间煤电建设空间极其有限。另外,“十三五”期间宁夏燃煤电厂煤炭供应能力不足,导致新建燃煤电厂信心不足。2021-2025年,燃煤发电装机量分别为3 359万kW、3 394万kW、3 394万kW、3 596万kW、3 928万kW(根据宁夏发改委调研数据)。2021-2025年宁夏燃煤电厂装机容量和煤炭需求量预测如图2所示。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21年预计全区燃煤发电装机量增至3 359万kW,2022-2023年保持稳定在3 394万kW,2024年增加至3 596万kW,2025年增加至3 928万kW。因此,宁夏燃煤电厂装机情况与全国形势基本保持一致。预计2025年,宁夏燃煤电厂煤炭需求维持在8 700万t左右。

注:燃煤火电装机容量数据来自宁夏发改委,煤炭需求量数据根据经验公式计算
图2 2021-2025年宁夏燃煤火电装机容量和煤炭需求量预测
3.2 煤化工新增用煤需求
根据宁夏各煤化工企业和宁东管委会等部门调研资料,“十四五”期间宁夏预计新增煤化工项目6个,建设总规模为710万t,分别为国能宁夏煤业公司70万t/a的煤基新材料项目、宝丰能源300万t/a煤焦化多联产项目、180万t/a三期烯烃项目、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集团100万t/a低阶煤气化分质利用项目、宁夏百川科技有限公司20万t/a正异丁醛及丁辛醇项目和宁夏鲲鹏清洁能源40万t/a煤制乙二醇项目,预期消耗原煤2 679万t。综上,“十四五”期间,宁夏煤化工预计消耗原煤7 782万t。2021-2025年宁夏拟建煤化工生产规模及煤炭转化见表8。
表8 2021-2025年宁夏拟建煤化工生产规模及煤炭转化

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规模/(万t·a-1)转化煤炭/(万t·a-1)1煤基新材料项目国能宁夏煤业公司704262煤焦化多联产项目宁夏宝丰能源集团3008303三期烯烃项目宁夏宝丰能源集团1808804低阶煤气化分质利用项目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集团1001495正异丁醛及丁辛醇项目宁夏百川科技有限公司20146煤制乙二醇项目宁夏鲲鹏清洁能源40380总计7102679
注:数据来自对宁夏各煤化工生产企业的调研
3.3 煤炭内购情况
按国能宁夏煤业公司“十四五”规划,商品煤销量年均预测6 350万t,其中区内电厂2 350万t,煤化工板块3 200万t,区内工业及采暖400万t,区外销量400万t(主要以烟块煤、1/3焦煤及无烟煤为主)。宁夏宝丰能源集团2021-2023年煤炭产能规划720万t/a,2024年煤炭产能规划810万t/a,2025年煤炭产能规划1 390万t/a,均留为自用,另外尚有部分煤炭需要从内蒙古乌海地区(肥煤)、山西地区(瘦煤)、东胜地区(弱粘煤)、288口岸(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巴音杭盖苏木境内)(主焦煤)、策克及内蒙古上海庙矿区(1/3焦煤)购入。
庆华集团“十四五”期间,二期110万t/a焦化项目、150万t/a韦二煤矿项目将建成投产,消耗精煤290万t/a,其中自产90万t/a,外购200万t/a,品种为焦煤、肥煤、弱粘煤等,来源地主要为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山西省吕梁市等。
3.4 煤炭供需矛盾持续扩大
“十四五”期间,随着燃煤火电预计装机容量和煤化工拟建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和投产,全区煤炭消费量将会继续增加。2025年,这两个板块的煤炭需求量预测在1.6亿t左右。再加上其他用途需求,宁夏2025年煤炭总需求量预测在1.6亿~1.8亿t。其中火电项目规模3 928万kW,煤炭需求量8 700万t;建成煤化工项目规模1 525万t/a,煤炭需求量5 103万t;拟建煤化工项目规模710万t/a,煤炭需求量2 679万t。
4 宁夏“十四五”煤炭供应能力预测
根据调研资料,对宁夏全区2021-2025年矿山规模进行了预测分析。2021年,全区生产煤矿有30座,其中大型21座、中型4座、小型5座,大中型煤矿比例为83%。2022年,全区预计生产煤矿33座,其中大型23座、中型6座、小型4座,大中型煤矿比例为88%。2023年,全区预计生产煤矿36座,其中大型25座、中型7座、小型4座,大中型煤矿比例为88%。2024-2025年,全区预计生产煤矿37座,其中大型25座、中型8座、小型4座,大中型煤矿比例为89%。“十四五”期间煤矿结构进一步优化,大中型煤矿比例进一步提高,煤炭供应能力也会显著提高。2021-2025煤矿数量和结构预测如图3所示。

图3 2021-2025煤矿数量和结构预测
通过调研,对宁夏“十四五”期间原煤生产形势进行了详细整理分析,得出全区生产煤矿数量、比例、产能等数据,2021-2025设计开采能力和预计实际开采能力预测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十四五”期间宁夏煤炭供应能力会逐步提高,2021年,全区预计生产煤矿30座,设计开采能力11 060万t/a,预计实际开采能力为8 917万t/a。2022年,全区预计生产煤矿33座,设计开采能力11 495万t/a,预计实际开采能力9 660万t/a。2023年,全区预计生产煤矿36座,设计开采能力12 135万t/a,预计实际开采能力10 314万t/a。2024年,全区预计生产煤矿37座,设计开采能力12 335万t/a,预计实际开采能力10 585万t/a。2025年,全区预计生产煤矿37座,设计开采能力12 475万t/a,预计实际开采能力11 075万t/a。

图4 2021-2025设计采矿能力和预计实际采矿能力预测
根据预测,宁夏2025年煤炭需求量约在1.6亿~1.8亿t,2025年全区煤炭实际生产能力为1.1亿t/a,2025年全区煤炭缺口最大可达0.7亿t,缺口持续扩大。因此,急需扩大产能,适当投放矿业权、加大勘查投入,提高能源供给。
5 发展对策与建议
5.1 提高煤炭资源供应能力
通过提升现有煤矿生产能力、新建煤矿、改扩建矿井产能、技改、资源整合矿井产能等途径,提高资源供应能力,是解决未来宁夏煤炭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举措。“十四五”期间,有产能提升空间的煤矿有8座,可以提升产能930万t/a。根据现有地质勘查成果,还可以新增煤矿8座,新增煤矿产能可以达到1 480万t/a。可以改扩建煤矿2座,改造完毕后,改扩建矿井产能提升81万t/a。可以技改、资源整合煤矿5座,改造完毕后,技改、资源整合煤矿产能提升330万t/a。通过这些措施,全区煤矿总生产能力理论提升4 536万t/a。预计2025年全区煤矿理论生产能力将达到1.4亿t/a。
5.2 提高其他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围绕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主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优化调整矿业布局和结构、实施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政策机遇。合理开采利用地热资源,加大页岩气、油页岩和煤层气勘查开发投入,进一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开发伴生矿,开展以废弃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为主的综合利用工程,大力发展煤矸石发电、瓦斯发电和油页岩炼油项目,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完善开采采出率、采矿贫化率、选矿采出率、综合利用率等指标,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纳入开采准入条件,严格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严重浪费能源资源和缺乏资源综合利用设计的矿山建设立项,对有工业价值的共(伴)生矿产及尾矿,必须制定综合利用方案,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对暂时不能综合利用的矿产以及含有有用组分的尾矿应具备有效的保护措施。
5.3 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增强煤炭资源储备
由财政资金主导,加大煤炭资源勘查投入,大力实施储量增长工程,在宁夏马家滩、韦州、红墩子、萌城、王洼矿区深部及周边加强地质勘探工作,为新井建设和老矿挖潜提供资源保障。在有找矿前景区,投入基础性地质勘查工作,增加资源储备,为保障煤炭供应安全奠定基础。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经严格论证和批准后,矿产资源储备区可转化为开采区进行开发。
5.4 稳定外省煤炭供应保障
宁夏煤炭资源虽然丰富,但是有一部分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随着贺兰山煤田和香山煤田大部分煤矿陆续关停后,煤炭保障缺口增大,加强外省供应是解决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宁夏周边的鄂尔多斯盆地,煤炭资源丰富、煤类齐全,交通便利,是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供应基地,可以就近建立稳定的煤炭资源供应基地。目前,宁夏原煤采购渠道主要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鄂托克前旗、东胜区、达拉特旗和陕西榆林市等地国有煤炭企业。宁夏应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继续与周边产煤省区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创造和谐的贸易环境,建立稳定的煤炭供应保障体系。
5.5 完善行业管理体制机制
严格矿业权人勘查开采活动监管,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日常监管,加强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回收利用指标的管理。建立健全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违法行为的机制,建立违法违规线索统一处理信息平台,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完善案件查处机制切实提高查处效果,构建共同责任机制发挥联动作用,推进建立地方政府统筹协调、部门联动的执法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增强执行力,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和队伍建设,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管和执法监察信息化建设,加强报告和通报制度,建设完善考核制度,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
5.6 提高原煤入选率,推广节能技术及其装备
不断提高煤炭资源开发效率。推行高效、绿色开采技术,优化矿井设计,调整放煤工艺,降低资源损失,提高采出率。积极利用先进、适用、高效、环保的洁净煤技术,提高原煤入选率。积极推进生产设备节能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开发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装备,淘汰落后、高耗能的生产能力、工艺和装备,进一步降低煤炭工艺单位能耗水平。加大对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支持。
[1]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宁夏统计年鉴(2010-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数通电子出版社,2019.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宁夏能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2021-2025年)专题研究报告[R].2020.
[3] 薛庆远.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开发利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6(7):23-26.
[4] 汤家轩.“十四五”时期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思考[J].中国煤炭,2021,47(10):6-10.
[5] 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研究课题组.2020-2021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J].中国煤炭,2021,47(3):53-61.
[6] 史习习.中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1):46-55.
[7] 王高皓,余飞龙,刘争,等.宁夏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21,33(10):1-2.
[8] 李朋林.中国煤炭十大主产区产业竞争力评价[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1,41(1):179-186.
[9] 王长建.基于供需视角的中国煤炭消费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708-2723.
[10] 姚国华.中国煤炭资源承载能力评价[J].中国矿业,2020,29(8):1-7.
[11] 唐卫国.湖南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J].中国矿业,2012,21(1):44-47.
[12] 卞正富,雷少刚.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效益与保护策略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20,48(4):43-47.
Research on coal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analysis and demand forecast in Ningxia
PAN Jinli,ZOU Wujian,TIAN Jingxiong,et al.Research on coal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analysis and demand forecast in Ningxia[J].China Coal,2022,48(3):1-8.doi:10.19880/j.cnki.ccm.2022.03.001